欢迎访问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网!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RSS订阅
 
应用技术
站内搜索
专家答疑 更多>>
您的位置:首页 > 应用技术 > 粮食作物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中的应用
[打印本页] [关闭窗口] 来源: 编辑: 时间:2013-4-25 16:17:10 点击数:

水稻 【学名】Oryza sativ L.

    1.  促使种子发芽

    在稻种贮藏过程中,有的由于保管不善,种子发芽、出芽不整齐,发芽率较低,有些品种处于休眠状态,也不利于发芽。所以,在稻种播种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种子发芽,增强发芽势,提高发芽率。

    丰产素(即1.4% 复硝酚钠水剂,下同)  丰产素具有打破水稻种子休眠,促进发芽长根的作用。据浙江临安试验,早稻种子用丰产素浸种处理,可促使种子发芽早、芽粗壮,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和培育壮秧。用丰产素5000~6000倍液,早稻浸48h,中稻、晚稻浸24h,即可催芽播种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必须按规定浓度使用,若浓度过大,则抑制生长;可与其他种子处理杀菌剂混合使用。

    三十烷醇  植物种子经三十烷醇浸种处理后,发芽率可比对照提高2%左右,发芽势提高8%左右,并能促进根系生长,增强秧苗抗逆力等,有利于培育壮秧。若用0.1%三十烷醇乳剂1000 倍液浸种,早稻为48h ,中稻、晚稻浸24h ,浸后即可催芽播种。

    注意事项:浓度不可盲目过高,以免产生副作用;三十烷醇乳剂如发现有结晶析出沉淀,需加乙醇溶剂后使用,否则无效果;浸种可与402等杀菌剂混用。

    细胞分裂素  据浙江嘉善、海宁等地试验,早稻种子使用植物细胞分裂素浸种处理后,比对照(清水处理)提高种子发芽率5%,且发芽快,发芽整齐;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,增强抗逆力;对防治早稻烂秧的效果为48%,成秧率可提高21.8%,从而增加早稻后期产量。 用植物细胞分裂素100倍液,浸早稻种子48h,中稻,晚稻种子浸24h,即可催芽播种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严格按规定浓度使用;可与杀菌剂混合使用。

    2. 防止秧苗徒长

    在双季稻地区,由于栽培季节较紧,往往使连作晚稻秧苗生长过高,移栽后引起败苗,不仅影响稻株的营养积累,而且严重影响植株的有效穗和实粒数,造成水稻减产。在水稻秧苗期使用植物生长抑制剂防止徒长,可增加分蘖,减少败苗,提高产量。

    多效唑  多效唑对连作晚稻秧苗具有延缓生长的速度,控制茎叶伸长,防止徒长,促进根系生长,增加分蘖,增强光合作用,有利培育多蘖壮秧,能加大秧龄弹性,防止秧苗移栽后“败苗”等功能。据萧山市试验,多效唑800mg/L处理的连作晚稻秧苗平均高度为31.4cm,为对照的70%~75%,控长率达21.7%;单株带蘖数0.97个,比对照0.34个增加1.85倍,同时,秧苗表现根系旺、白根多、发根力强,秧苗素质明显改善,并兼有一定的除草和防病作用。

    主要适用于连作晚稻秧田,掌握秧苗一叶一心期,每亩用15%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g,兑水100kg(即300mg/L)喷雾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水稻秧苗喷施多效唑后,要作移栽处理,不可拔秧留苗,秧田要翻耕后再插秧,以免影响正常抽穗;要严格掌握规定的用量和浓度;应用多效唑的秧田,播种量不能过高。杂交稻秧田插种可以提早1~2d;要在秧田无水(有水层的要提前排水)或水稍干后喷雾,第二天再上水或过跑马水湿润育秧。喷施后3 h内下大雨要重喷;使用多效唑育秧的秧田,翌年不可连作秧田,要轮换。

    乙烯利  连作晚稻秧苗生长期,由于播种量大,气温高,生长速度快,植物普遍细长。适时喷施乙烯利溶液后,可降低秧苗高度10%左右,能有效地防止栽后败苗,促使发根早,返青快,分蘖早而多,防止植株后期倒伏,增产效果显著。用乙烯利250~500mg/L,即用40%乙烯利水剂800~1600倍液喷雾,每亩喷50 kg,在秧苗四叶期、六叶期各喷1次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严格掌握使用浓度,选择气温20~30℃的晴天喷施;遇碱易燃、易爆,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;乙烯利对金属容器有腐蚀作用,喷雾器用后要清水洗净;药液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,使用时要注意安全。

    3.  提高水稻结实率

    水稻结实率低常是减产的主要原因,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水稻结实,提高产量。

    细胞分裂素  水稻叶面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后,能提高成穗率7%左右,每穗实粒数增加1.8%,秕谷率减少8%,单产增加一至两成。早稻于孕期初期和孕穗末期各喷施细胞分裂素350液倍,每亩喷药液50 kg,晚稻宜在破口期的初期、中期各喷雾1次,以600~800倍液喷雾为宜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严格掌握使用浓度,喷雾期间,晴天宜在下午4~5点后喷雾,阴天可全d喷施。

    赤霉素  常规水稻喷施赤霉素后,能提高分蘖穗的植株高度,促进稻穗整齐度,增加后期分蘖成穗,提高结实率,减少小穗部分在收割点脱落损耗。据浙江临安试验,在早稻中87~156品种上使用考查,每亩有效穗增加2.4万,结实率提高5.1%,单产增加6.97%。1990年连作杂交晚稻上大面积示范结果,喷一次的平均结实率提高10.97%,增产率达7.6%。此外,对连作常规晚稻品种遇秋季低温降临早的年份,可起到防止“翘稻头”的良好效果。

    在早稻、连作晚稻正常生长的情况下,以抽穗60%~70%时喷施为宜。解决“翘稻头”,应在第一次寒露风过后,气温回升时喷施。用量按85%赤霉素结晶体每亩1~1.5g,兑水38kg喷雾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严格掌握使用适期和用量,过早、过量都易引起稻株过高而倒伏;结晶体、粉剂应先用酒精(或60度烧酒)溶解后,再加足水量。乳油、水溶粉可直接加水使用;赤霉素遇水易分解失效,要现配现用。

    增产灵  在水稻抽穗期使用增产灵,可促进植物营养物质输送,并使水稻体内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得到合理分配,使营养移向稻穗,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。据绍兴东湖农场试验,用50mg/L的增产灵50kg喷施早稻后可增产9.3%。在水稻始穗期用30~50mg/L的增产灵稀释液50kg喷雾,效果较好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增产灵微溶于水,易溶于热水、酒精中,使用时可先将增产灵粉剂1g用少量酒精溶解;配制使用时要严格掌握使用浓度,浓度过高对作物会起到抑制作用;没有使用过该药剂的地方,要先试验后推广应用。

    三十烷醇  在水稻生长中期喷施三十烷醇,能明显地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,增强光合作用,促进光合产物向谷粒输送,从而提高产量。一般结实率可提高7%以上,千粒重增加0.2~0.9g,产量提高10%左右。在水稻孕穗期、齐穗期用0.5mg/L的三十烷醇各喷施1次,每次每亩喷施50kg药液为宜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选择在20~25℃的晴天上午或傍晚喷施,不宜在高温、低温、雨天和大风天喷施;可与杀虫、杀菌剂混用,其他注意事项与种子处理相同。

    丰产素  在水稻秧苗移栽前和大田期使用丰产素,具有迅速恢复生长能力,提高抽穗整齐度和结实率。据浙江临安、桐庐等地试验,杂交水稻制种田可提高结实率1.9%~2.7%,一般可增产12%~22%。水稻田秧苗移栽前4~5d喷施一次,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,适用浓度按丰产素水剂5000~6000倍液,每次每亩喷施50kg液为宜。

    杂交制种田可在喷施赤霉素的同时,混用丰产素6000倍液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要严格掌握使用浓度,配液应先将所需丰产素用少量水稀释,在加足水;可与其他农药混用,但应先加水,在混合;不能与增产素混用;保存于避光的阴凉处,注意防冻。

    4.  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 

   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,往往由于抽穗不整齐,造成父本与母本花期不遇而影响制种产量,特别是在一些包颈严重的田块,杂交制种田产量很低。在杂交制种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,制种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,现已成为杂交制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。

    赤霉素  制种田母本(不育系)生理特性包颈严重,喷施赤霉素后,柱头外露率可达95%左右,剑叶角度明显增大,比对照增大18°~20°,使穗部明显托出叶层,从而增加授粉几率。因此,具有具有解决包颈,调节父母本株高比和花期相遇的几率,提高制种结实率和产量。据浙江省对汕优64杂交组合的测定,每亩用85%赤霉素12g,包颈率比对照少29.3%~31.39%,结实率提高16.7%~19.8%,增产63.9%~91.3%。

    一般分连续3d(次)喷施,第一次掌握母本抽穗5%~10%时喷施,每亩用赤霉素结晶体1~2g;第二次5g;第三次视母本穗颈伸长程度而定。一般3次总量为10~20g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严格掌握第一次喷施时期,过早、过迟解决母本包颈不很理想,并要严格控制每亩用量。父母本株高比例要协调(父本应略高于母本),以利提高授粉几率;其他注意事项与常规水稻相同。

    花调灵  杂交水稻制种田,喷施杂交母本(不育系)后,能提早母本开花时间,促进母本午前开花数量,与父本(午前开花)花期相遇,增加授粉几率,从而提高制种产量。这一技术,近年已在临安等地杂交制种田普及。

    一般母本第二次喷施赤霉素(抽穗15%)时混用,用法是每亩赤霉素5g,加花调灵150mL(壹瓶装),兑水38kg喷雾。.

    使用需注意,严格按照规定用量使用,以免副作用。

    三十烷醇赤霉素混用  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使用三十烷醇与赤霉素混合液,其增产作用比单用赤霉素更明显,有利于提高赤霉素的增产作用。而散三十烷醇又同时提高了水稻光和磷酸化作用,增加光能利用率,使母本午前花比例增加,促进父、母本花期相遇,二者作用不同,而目的却是一致的,表现出协同效应,使结实率和产量较各自单独喷有明显的增加,一般可增产5%左右。

    可在母本始穗期,用0.5mg/L的三十烷醇与20mg/L的赤霉素混合喷施,亩用药液量为36kg左右。

    使用须注意,在混配时,各自先用少量水稀释后,再混合加足水量后使用;要现配现用,以免药液搁置时间过长而降低药效;严格掌握使用浓度,浓度配制要准确。

    5.  其它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

    赤霉素、KT、萘乙酸(钠)  秧苗移栽前喷施赤霉素、KT、萘乙酸(钠)等一类生长促进剂,有助于本田返青活棵,促进本田分蘖早生快发,早成穗,颖花分化提前.可增穗增粒而增产。

    抽穗前叶面喷施赤霉素、粉锈宁、KH2PO4等可有效防止颖花退化,健秆壮穗,延长叶片功能期,提高结实率,增加粒重,而显著增产。其中以喷10mg/L赤霉素+300mg/L粉锈宁+200mg/L KH2PO4增产最显著。

    粉锈宁  不仅是一种广谱性杀菌荆,而且可防止水稻生长后期早衰,延长功能叶时间,有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的作用。CEPA可明显加快叶片转色.促快营养物质的转运和积累.作为水稻生长催熟剂。

    在水稻分蘖盛期施用通丰植物营养液(通丰植物营养液(原名通丰20有机络合液肥)是一种有机络合营养液,其微量元素总量≥6.0%,活性物质含量4.0%,中量元素总量≥4.0%。主要用作叶面施肥,也可对清粪水灌窝作底肥、追肥等。经过喷施试验,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发育,减轻水稻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稻纹枯病等发生。该肥剂还具有性能稳定,不污染环境,对人畜无害,无副作用以及使用简便,用量少,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等特点。改善水稻品质。提早成熟2~3d,达到增产效果。由于该试验是在分蘖盛末期至拔节期才施用该营养液,未能充分发挥营养液改善植株的个体和群体的内部结构和增产效果,与对照相比,增产效果不够理想。

    土壤活性酶调节剂(BZ和AG)  刘松涛等研究了土壤活性酶调节剂(BZ和AG)兑水稻的影响,结果表明:土壤活性酶调节剂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,增加分蘖,提高成穗率,有明显的增产效果,且能改善稻米品质。两种土壤活性酶调节剂相比较,以BZ制剂效果较优。

    6–苄氨基嘌呤  通过水稻生态旱育秧施用生长调节剂对穗期抗寒性的影响。试验结果表明:水稻生态旱育秧始穗期喷施6–苄氨基嘌呤生长调节剂比喷施清水提前齐穗和灌浆3d,提高结实率3.7%和4.5% ,增加千粒重0.7g,减少了秋风阴雨兑水稻开花、授粉的影响,对提高水稻单产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关键性作用。

    复硝酚钠原粉  “农大郑氏”(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)牌98%复硝酚钠原粉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,获得国家农药定点生产资格及农业部98%原药登记。为了验证复硝酚钠增产效果,发展绿色水稻生产,为今后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,2005年特进行本试验,试验结果表明:高纯度复硝酚钠原粉是一种适合叶面喷施、冲施、复合肥(基肥、追施肥)的新型生物调节剂,它成本低、见效快、无公害,能够增强水稻的抗病抗逆能力,促进作物根系生长,促使植株健壮及提早成熟,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。建议扩大示范推广面积。

    芸苔素内酯  在水稻分蘖期、分蘖盛末期、破口抽穗期、扬花灌浆期分别使用芸苔索内酯水溶液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,水稻的实粒数、千粒重都有明显增加,水稻产量增产效果更为明显,其增长率可达2O%~30%,具有推广应用前景。稻田使用芸苔素内酯水溶液,经济有效的浓度为0.05mg/L~0.1mg/L,用液量为50kg,提倡小孔喷细雾(孔径1.0mm),增强药液粘着力,充分发挥效果。稻田使用芸苔素内酯水溶液,在规定的使用浓度范围内兑水稻安全无药害,未曾发现有不良现象。在试验过程中,稻田使用芸苔素内酯水溶液先后多达3次,笔者认为太多,应适当减少,关键是适期用药,提高经济效益,对最佳时期的确定,有待于进一步试验明确。

    胺鲜酯  低温对水稻幼苗的伤害在我国普遍存在,严重影响着水稻生产。水稻受低温伤害后,幼苗的存活率是衡量水稻群体抗低温冷害最基本的指标之一。试验结果表明,经适当浓度(8~2 mg/L)胺鲜酯浸种的水稻幼苗在低温伤害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,说明胺鲜酯可增强水稻群体的抗低温能力,这与细胞分裂素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是一致的。

    KT-30  试验以0.1~4.0 mg/L新型细胞分裂素类物质KT-30溶液处理水稻离体叶片。研究KT-30兑水稻离体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浓度为0.1~1.0mg/L KT-30能减缓叶绿素、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降解速度。提高CAT及SOD的活性,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。同时证明KT~3O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明显好于6–苄氨基嘌呤。

    萘乙酸(钠)  萘乙酸(钠)在0.0001~0.01mg/L范围内可促进水稻根的生长和有利于不定根的发育,超过10mg/L则明显抑制根的生长,在0.0001~10mg/L范围内兑水稻芽的生长影响较小,当≥ 100mg/L时则明显抑制芽的生长,表明芽对萘乙酸(钠)相对不敏感。

Tags: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中的应用
分享到: 更多
推荐文章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蘑菇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苹果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黄瓜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番茄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中的应用
网友评论
评论加载中...
内容:
评论者: 验证码:
  
版权所有: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网 Copyright ©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
技术服务热线:400-633-0006
今日: 昨日: 本月: 全部:
豫ICP备12026550号
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ICP经营
许可证营业执照(副本)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农药网站诚信联盟信用之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