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网!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RSS订阅
 
植物生长调节剂分类
站内搜索
专家答疑 更多>>
您的位置:首页 > 科技天地
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
[打印本页] [关闭窗口] 来源: 编辑: 时间:2013-5-2 11:09:30 点击数:

    植物生长调剂的研究和生产,是近代农业科学的重大进展之一,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人们开始关注植物生长物质,生长素类是农业上应用最早的生长调节剂。最早应用的是吲哚丙酸和吲哚丁酸,它们和吲哚乙酸一样都具有吲哚环,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。以后又发现没有吲哚环而具有萘环的化合物,如α-萘乙酸以及苯氧化合物,如2,4-D也有与吲哚乙酸相似的生理活性。另外,萘氧乙酸、2,4,5一三氯苯氧乙酸(2,4,5-T)、4-碘苯氧乙酸(4-iodophenoxyacetie acid,商品名增产灵)等及其衍生物(包括盐、酯、酰胺,如萘乙酸钠、2,4-D丁酯、萘乙酰胺等)都有生理效应。50年代开始,除生长素类的应用开始扩大,赤霉素类物质的应用开始崭露头角,调节剂的应用范围也扩大到开花和结实。60年代至七十年代,细胞分裂素、乙烯利、矮壮素、比久等相继合成开发,八十年代,缩节胺、脱落酸、芸苔素内酯、氯吡脲、多效唑等相继发现,至此,调节剂的应用形成新的突破,调节剂的理论和应用技术日益完善,其应用范围由最初的促进生长、改变性别、延长寿命等以外,又推广到矮化、脱叶、保鲜、整枝等方面。此后,调节剂的开发进入瓶颈,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关注增加,生物技术日益发展,对调节剂的开发增加了门槛,人们对混剂的应用开始重视,借助新技术来拓宽老品种的应用空间。

    我国在植物生长素应用的研究方面,首先从促进无籽果实、扦插生根方面开始的。从1949年,国内引进吲哚乙酸、萘乙酸、2,4D等,用于防止番茄、茄子落花、防止苹果采前落果、大白菜贮存期间落叶、防止棉花落铃等方面,效果显著。随后,国内试制成功这三类物质。20世纪五十年代,我国调节剂种类依旧不多,主要用于果树和蔬菜上。到五十年代后期,种类日渐增多,试制成功了2-甲-4-氯苯氧乙酸、2,4,5-T,它们被用于化学除草或防止倒伏。应用青鲜素防止洋葱、大蒜贮藏期发芽。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,应用的调节剂种类及使用对象都有了扩大。我国合成矮壮素,在棉花、番茄、豆类作物上应用;三碘苯甲酸在豆类和苹果上的应用;赤霉素促进葡萄膨大、增产;应用萘乙酸、西维因在苹果、桃、板栗上作为疏花疏果剂;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,对我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有很大的实际意义。20世纪70年代以后,国外应用的延缓剂及抑制剂,引起了国内很大重视。国内试制了乙烯利和B9, 在经济作物方面的应用上获得很大作用。80年代,缩节胺、防落素、增产灵、多效唑、三十烷醇相继应用。目前,已有百余种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,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,成了农业高产、优产的有效手段。

Tags: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国内与肥料行业的应用
分享到: 更多
推荐文章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蘑菇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苹果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黄瓜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番茄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中的应用
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中的应用
网友评论
评论加载中...
内容:
评论者: 验证码:
  
版权所有: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网 Copyright ©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
技术服务热线:400-633-0006
今日: 昨日: 本月: 全部:
豫ICP备12026550号
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ICP经营
许可证营业执照(副本)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农药网站诚信联盟信用之星